未来已来:专访组织教练创立者曹柏瑞 Barry (上)

原创 曌乾君 曌乾组织教练 


近年来,随着教练专业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对教练服务有了一定的认知,开始成为教练应用的受益者,亦或是践行者。


教练应用在国内的发展,最早的可以说是拓展训练:从户外拓展转为室内训练,再变为室内沙盘模拟,在沙盘模拟的过程中给与反馈。(依稀记得十几年前编者MBA入学时确实体验了这样的一整套拓展训练,至今很多商学院也依然在入学环节保留着这样的内容。)


再后来,中国又经历了一个教练技术的阶段:三阶段教练技术。再发展到现在的国际教练阶段。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教练概念:个人教练、生命教练、进化教练、家庭教练、商业教练、高管教练、企业教练等等,让人感受到了教练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愈发的不清楚其中的区别。


这其中,曹柏瑞作为大陆首位并在很长时间内是唯一一位MCC(大师级教练),于2018年初创建了组织教练体系,并创办曌乾组织教练平台,来发展和践行组织教练应用。

曌乾进入第五年,再次清晰了自己的战略定位,自己对于行业和客户的责任与价值。


站在第一个10年战略规划的中点,我们与柏瑞教练从组织教练的缘起一直聊到了未来,或许,你是客户,你是教练,你是商业观察者,你是还不了解组织教练的经营管理者,无论你是谁,希望这篇访谈能够为你打开一扇窗。


52a.jpg

                                                                                                                                (注:本次访谈分为上下篇)

曌乾君:组织教练具体是什么?和大家熟悉的个人教练有什么区别?


柏瑞教练:组织教练是什么?在曌乾法吉系统组织教练里面有清晰的定义。今天讲讲它的前世今生,之所以提出组织教练原因是什么,这样可能会更加直观清晰。


我最早从2006年开始做教练,已有16年,经历了中国教练发展的每个阶段,并且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比较深的介入经历。基于我自身背景,最终选择做教练去支持企业。


在多年实践中发现,我们在组织中总是落得太微观,是在个体--人的成长层面。但组织中个体的成长是不是对组织有效的?能否与组织的共赢、给组织带来想要的成果?其实并不完全是。


在这个过程中,也走了很多的弯路。比如对一些中基层管理者一对一教练做的很好,却很容易把人干离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服务对象是高层管理者和企业主时,发现他们更多谈关于组织的情况:战略,文化、架构、流程、业务发展的事情;很少会谈关于他自己;他们最大的困惑是关于公司发展和业绩的事。因此,作为一名教练,仅仅跟他谈人、和他的业绩没有关系,并不能解决他最想解决的问题。


当时有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该怎么办?我是学工商管理出身、也自己经营过几家企业,我就把自己在学习和经营中的企业管理的东西与我们在做的国际教练系统做了一个结合。既能够帮助客户达成他目前正在思考和困惑的事情,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支持到他个人成长、看到他的盲区、给他带来一定的唤醒和觉察,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人和事情两个维度都变得有效果。


基于这份结合,我创立了组织教练,并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在实战中验证、迭代和完善。之所以称之为全球新一代教练的核心原因是:组织教练是在全球目前的以人--个体成长为基础的教练系统上又叠加了企业管理,支持到组织的成长并且拿到结果。不仅有最基础的一对一个体成长,同时还涉及到团队教练、高管教练、以及支持到组织层面的组织教练,包括支持组织创始人与核心管理层对整个组织系统的设计和掌握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索等等。


总结来说,组织教练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都有所不同,所使用的工具、模型也和原来的教练系统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市场大部分教练,心理学是其基础理论;在组织教练系统里,不仅仅是心理学,管理学也是基础理论,而且管理学的比重还比较大。


55a.jpg


曌乾君:如果教练的对象是一个CEO或者是企业家,是否就可以通过支持个体解决组织的问题?


柏瑞教练:不是关于他是谁。而是关于教练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和框架能够支持他做到。组织教练要想支持一个人能够在组织中快速发展,或者说能够去开好组织这艘大船,那他必须要有组织教练的专业能力,有组织视角,并且能够把这个组织视角带给客户。激发客户在这一方面的一些深度思考,从而自己在这些方面拿到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客户把方案在组织中真正落实下去。


曌乾君:可以理解为组织教练是原来的个人教练+管理咨询、或者+培训吗?


柏瑞教练:不是简单的相加。


不是培训,因为它不是讲道理。也不是咨询,因为它不是给建议给方案。


我们做组织教练,是和客户共同思考探索。我们提供的是思考的框架,问出的是合适的问题;才能够探索出最匹配客户的东西。这个匹配的过程中不是我们给客户答案,是客户自己探索出的。基于这份匹配,作为一名组织教练就更加有能力支撑、支持他们有效的落地和做到,把事和人做得完美。


当然在教练的头脑中是有不同情况不同问题所对应的工具的,同时这些工具也是有一些相应的流程和步骤的。这里面结合了企业管理的工具,并且已经形成了工具化和模型化。就像个人教练领域也有大家很熟悉的教练工具一样。


所以教练和咨询和培训最大的区别就是组织教练工作于客户“做到”的部分。换句话说教练要能够支持客户拿到最终的成果,而不是仅仅让客户“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教练服务,都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因为我们支持客户去做到,直到达成最终的成果。


5a.jpg


曌乾君:现在中国的现状来说,组织教练是在什么阶段?


柏瑞教练:八九点钟的太阳。两年前你问我这句话,我还可能说它是一个刚刚升起的太阳。而这两年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能看到它在快速增长的趋势上。各大机构都在纷纷努力进入到这个市场。


曌乾君:作为组织教练的创立者,同时又在那么长一段时间内是大陆唯一的MCC,你怎么看这两年的提速? 


柏瑞教练:提速无外乎对应于市场。当市场的需求方增大的时候,供给方自然就增大。所以教练快速的发展,包括这几年MCC也新增了十来个,核心原因就是需求方在增大。


曌乾君:需求方增大主要是缘于前面提到的组织教练对“人和事两个维度都有效”吗? 


柏瑞教练:对,是组织教练对客户的价值的有效性。之前为什么一直发展缓慢呢?因为在这之前,基于心理学的教练系统是很难支持组织拿到成果和真正解决企业的问题。它们大部分情况下在企业里面做的是领导力培训。


领导力培训大部分是关于个体成长的。而在企业真正的运作过程中,个体成长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不是客户真正在企业运作过程每天思考的核心问题。


曌乾君:需求会激发供给。这个需求增加除了是刚才说到的,更多的企业看到了组织教练的有效性之外,和这几年商业环境越来越变幻莫测,企业面对不确定性时,这个需求本身的旺盛,有没有关系呢?


柏瑞教练:也有一定关系。因为组织教练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是最强的。所以基于教练的这份能力对客户的支撑是能够帮助客户更好面对未知。尤其是从人的层面教练能够带来心智的跃迁,是能够支撑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面对未知最好的支持。到目前为止,这也是我们发现唯一有效的。


曌乾君:除了对客户的价值,新一代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


柏瑞教练: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是推动这个行业更加健康和有效的发展,尤其是推动这个行业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所以新一代能够更加促进在企业端有效的落地和支持企业。这也是之所以这样定义它的原因。


曌乾君:新一代对现在这个行业中的教练们意味着什么呢?


柏瑞教练我觉得对于教练们而言,既是一个好的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好的机会指的是市场越来越大,客户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企业端需求。


挑战是什么呢?如果教练目前还在传统教练体系范围内做个体服务的,如果要服务于企业,对于他能力的提升,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一部分挑战是关于企业管理意识的。在我们组织教练,新一代这种教练能力下,个体教练仅仅是个最基础的能力。所以挑战是还需要去更多的学习和提升自己。


                                                  (未完待续:请见下篇《未来可期:专访组织教练创立者曹柏瑞Barry(下)》)



访谈嘉宾:曹柏瑞Barry

曌乾组织教练创始发起人、曌乾集团董事长

中国大陆第一位ICF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MCC(大师级教练)

董事长/高管教练时长5000+小时

组织教练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客座教授

8年大型跨国集团和外资企业工作经验

5年创业历程,16年组织教练实践工作


教育背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 MBA工商管理硕士

法国诺欧商学院(NEOMA) 金融资产管理博士(在读)

法国高等科学技术与经济商业学院(ISTEC) 

数字化科技转型管理博士(在读)


未完待续:下篇《未来可期:专访组织教练创立者曹柏瑞Berry(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