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组织穿越周期的教练价值

原创 小糖教练 曌乾组织教练 


一、我们在面对的当下困境

人类和组织形式的进化伴随着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压力,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格局变化,组织和个人的生存状态充满着与日俱增的变化和压力。组织日常的一些挑战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变得更加凸显,形成组织行为模式,进一步导致组织困境。


在组织里工作的各层级角色,都由于组织上下无处不在的行为模式而陷入困境。大家都会因为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感到痛苦和无力,持续下去的结果会给高质量的决策和回应复杂挑战的即时需要带来威胁。


困境同时也阻止人们直面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从其所造成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有时候还会造成非常严重和惨痛的后果,比如人类发展历史曾经出现过的一些重大事故,例如由顶级专家完成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失败、哥伦比亚号事故、直到今天还在产生后续影响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金融领域也定期会形成一系列的多方面困境,严重威胁许多国家的经济。


45a.jpg


困境促使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纷纷或明或暗的抱怨他人,这反而加强并维持了困境,做出和表面理性意图完全相反的行为。


在全球人类普遍面临问题的探讨上,组织行为学的一些专家曾经提出过很尖锐的问题,来探索人和组织的困境,比如“我们是否见证了人的潜能的一种新的开放形式?”、“组织绩效及创造力的新高度是否让我们瞠目结舌?”、“这个世界是否在全球性学习、合作的过程中恢复了元气?”。


甚至在这些问题上还普遍一致的得出了令人失望甚至令人悲哀的答案--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无所不在,但在重大问题上我们止步不前,我们陷入困境,事实上,我们被困住了。


这些困境造成人类共同面对的严重问题--气候变暖、种族灭绝、经济危机、政治动荡,同时随着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对问题的能力似乎在削弱。现代社会中的欺诈和腐败的加剧,不公正、不信任、不诚实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道德发展、恻隐之心、人权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49a.jpg


作为人,都有保护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反应模式,对待威胁,人的本能是终止或转移对真相令人不安的讨论或不假思索地迅速回击--一种基于自我保护的防御反应,而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让真相变成“房间里的大象”,不断的把问题复杂化,形成了个人和组织的困境。


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些资深专家和实践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及实践证明,通过强调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层面相对直接的干预,就可以改变并摆脱这些严重困境,教练的工作方式是干预方式中相对有效和持续的一种。


二、教练行业的发展和工作方式

教练的概念,最早流行起来,是从体育竞技比赛过程,支持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团队“赢得比赛结果”开始的,通过在更多商业、生活场景的拓展和实践沉淀,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到商业环境组织发展领域里的高管教练、团队教练、整体性组织教练;生活领域各种细分场景下的个人教练和团体教练,内在层面支持个人、团队拓展看待问题和挑战的维度、促进个体心智结构和团队决策思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在外在层面可以更有效的适应复杂的变化,审时度势,找到输出结果背后的关键输入因素,相对可控的实现组织/团队/个人目标。


70a.jpg


这个过程中,教练对于组织和人的理解往往决定了支持的效率、程度和质量,这个背后是教练的内在状态和核心专业能力水平,也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渊源及连接,比如“知行合一”、“心物一元”、“格物致知”、“修身七境-知止定静安虑得”等,都是对教练工作价值和工作方式的一种高度总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就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大学》里提到的“修身七境”来理解和总结教练的工作方式和价值。


教练在支持个人、团队及组织,对当前困境现状和未来的目标上可以产生重要的觉知,这一份觉知,可以让个人/组织的惯性模式产生停止和改变的可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个思维模式运作过程,是从觉知当下、停止惯性思维模式开始、回到内在平静、再重新启动思维、更新和迭代思维策略、最终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目标的过程。


我们使用电脑更高效率的处理日常应用依赖于程序的健康运行,各种程序的运行版本也在和各种“bug”做斗争和迭代,人类自身的思维能力靠什么去升级和迭代,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发展过程和自己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成为赢家。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本身就是境界,要想进入这个境界首先要产生“知”--教练的核心支持点在于“唤醒人本有的、但被一些BUG暂时干扰了的觉知”,“止”能让一些过激反应下的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停下来,重新看到当下的真相,这里面有一些事实,甚至会让当事人或组织感受到非常不安,因为影响了潜在的自我意识和价值的保护假设--“我是对的”“我是权威的”“必须按照。。。才能。。。”等,然而这份真正的看见,才能重新更新我们的思维模式,迭代到处理真实挑战上来,而不是继续“表面上的权威和正确”。


很多组织和个人都有一种感觉,过去曾经的长板形成了“路径依赖”,有的现在变成了短板,甚至一些“过去曾经成功的经验路径”,曾经给个人和组织带来成功的那些有效的思维模式正在经历“崩塌”,而这个背后那个能支持我们未来走得更远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教练支持组织和个人实践的过程本身,关于这个核心问题的认知也在持续进化。


7a.jpg


三、教练实践的进化

“以客户为中心”、“支持客户达成目标”是教练的核心目标,支持客户“从A(现状)到B(目标)”,实现目标。而无论在对于A(现状)的识别还是对于B(目标)的探索,都更加的充满戏剧性和多元可能性,它不再是唯一的和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一种判断。因为外部环境从凸显不确定感的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发展到当前的“BANI”--脆弱(brittle)、焦虑(anxious)、非线性(nonlinear)、不可理解(inconprehensible),这个词是反映当前时代的脆弱性和焦虑性。


可以预见的是,组织和个人在这种环境下需要更加形成一体感,才能有应对外部挑战的内在定力,个人和组织需要共同形成“觉知力”,这份“知止”的内在意识状态,可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提升竞争力背后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打破组织困境需要个人和组织的集体意识进入“知止定静安虑得”境界,才能有效的形成新时代下的核心竞争力。


基因组织a.jpg


教练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支持的场景会更加的多元化,就像当初教练只在体育行业,后来发展到商业环境和更多个人成长领域,教练自身的思维模式更新速度和心智结构的拓展速度也会伴随着组织和个人客户的需求产生有效迭代,教练是促进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形成正反馈循环的外部干预力量,这也是无论外在如何变化,教练这个身份角色始终不变的使命。



作者介绍:小糖教练

20年资深OD实践者

ICF认证 MCC大师级教练

ICF认证 曌乾法吉系统组织教练

现任某互联网头部组织的内部高管教练和OD顾问。